搜索"房地产与中国经济"找到的小说 (P1)
《中国经济缺什么·高层智囊大解局》 / 朱敏 / 政治
《中国经济缺什么·高层智囊大解局》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,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,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。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,《中国经济缺什么·高层智囊大解局》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,涵盖了股市、货币政策、房地产、金融安全、社会保障、增长模式转型、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,把脉中国经济。书中,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。陈志武、茅于轼、斯蒂格利茨、刘伟、夏斌、白重恩、艾丰、魏杰、魏加宁、张卓元、吴晓求、盛洪、张文魁、江平和黄桂田,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。“金融阴谋论”为何在中国流行?“4万亿”投资是否会引发通胀?房产“物业税”征还是不征?股市回暖等于经济回暖么?谁是“国进民退”的罪魁祸首?如何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效率?经济复苏,信心真的是黄金吗?……
《激荡十年,水大鱼大:中国企业2008-2018》 / 吴晓波 / 政治
“对于过往的十年,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,您的答案是什么?”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,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,回答说:“水大鱼大!”的确是水大鱼大。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,如同一个恣意泛滥的大水,它 在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,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,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。它既体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妥协,同时,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、日本、欧盟,以及周遭邻国之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。大水之中,必有大鱼。在这十年当中,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,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,其中,有四家进入到前十大的行列中。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类公司中,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增加了15倍和70倍,闯进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之列,在智能手机领域,有四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,而在传统的冰箱、空调和电视机市场上,中国公司的产能均为全球第一。在排名前十大的全球房地产公司中,中国公司占到了7家。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四大银行都是中国的。中国的商业投资界发生了基础设施级别的巨变,以互联网为基础性平台的生态被视为新的世界,它以更高的效率和新的消费者互动关系,重构了商业的基本逻辑,在十年时间里,中国人的信息获取、社交、购物、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。因此,这个十年,是中国水大鱼大的十年,风云激荡的十年。这十年的变化,对很多人来说,可能更甚于之前的三十年。在这本《激荡十年,水大鱼大》之中,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笔触,再次经历这改变了每个人的十年。
《四海皆商机·温州人的创富史(1978-2010)》 / 周德文 吴比 / 政治
从鸡毛换糖、做小器件开始,温州人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气势,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人群体。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,他们不惧艰险,艰辛奋斗,使“温州商人”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群体。本书即描写了1978—2010年间,改革大潮涌起,温州商人崛起于草莽,成长于竞争风浪,而后搏击世界各地的创业史。数不清的温州商人,随着时代和世事的变迁而沉浮不定。在作者细腻的文笔中,一幅广阔的温州商人创业史跃然纸上。温州人号称“中国的犹太人”,表明他们精明、勤劳、能吃苦,每个人都想当老板,让生意愈做愈大。——美国《世界日报》诗曰:“天涯何处无芳草。” 套用到中国今天的经济领域, 完全可以说:“天涯何处无‘温商’。” 温州商人军团征战大江南北, 创造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奇特景观。——《销售与市场》杂志改革开放使中国脱胎换骨,国力增长一日千里。在中国的崛起历程中,温州人异军突起,转战全球,攻城略地,佳绩不断,被称为“东方犹太人”。——《浙商》杂志温州人做生意,注重从小处着手。但是,温州人是有眼光的,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,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,最后从纽扣到服装、鞋子,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,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品,并且涉足房地产、金融业,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、越做越牛。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是温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,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。——世界创业实验室
《穷人通胀,富人通缩》 / 牛刀 / 经管
作为因具有良知、代表民意、敢说真话而大获网友好评的地产草根评论家,作者不遗余力向高房价开火,通过解析房价泡沫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千丝万缕的关系,揭示其中隐藏的巨大的房市泡沫、金融风险和社会隐患,以及房地产商、政府、银行、炒房客和普通百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,振聋发聩,发出危机警示,为投资人和普通百姓的财富投资提供具有远见的分析和建议。文笔辛辣,针砭时弊,读来酣畅淋漓,大呼精彩。
《刘永好传·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》 / 张廷职 / 传记
每一个人,不管是在中国,还是在美国、欧洲,不管是黑皮肤、黄皮肤还是白皮肤,注定了你的生命也就是一百年以内。你既然知道生下来一百年以后,你就会走,你的生命价值在哪里?在于过程。其实,这20多年的磨炼对于我来说,拥有了多少财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!假如我这个企业什么都没有了,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,但是我的自信还在,我的见识还在,我的这种经历和能力还在,我可以重头再来。对于我来说,自信和勤奋是无价的。刘永好简历:汉族,四川省成都市人,大专文化,高级工程师,现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、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。1951年9月,出生于“天府之国”四川新津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;1969年~1973年,插队新津县古家村;1973年~1982年,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学习与任教;1982年12月,变卖家产筹资1000元人民币,辞公职到农村创业;1991年8月,组建成都希望集团,任总裁、法人代表;1992年,四兄弟“分家”,明晰产权,调整产业方向;1993年3月,当选全国政协委员。10月,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;1995年8月,民生银行成立,担任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;1996年11月,当选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;1996年,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;1997年1月,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法人代表;2000年,被美国《商业周刊》评选为“亚洲之星”;2001年10月,以净资产83亿元人民币,被美国《福布斯》列为中国大陆百名富豪首位;2006年、2010年两次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;2007年、2008年,连续两年蝉联胡润金融富豪榜第一名。
《侯海洋基层风云3》 / 小桥老树 / 官场
带您到中国的最基层,新闻报道的背面,体制改革的现场,去看一个公务员摸爬滚打的命运。1992年春,邓小平南巡,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”的讲话,横扫大江南北,像雷霆一样,贯进岭西省茂东市巴山县师专学生侯海洋的耳朵里,让这个20岁的小伙子,心生无限遐想。1993年,刚当了几天乡村教师的侯海洋,转身投入波澜壮阔的“全民下海”洪流,蹲在路边当起了鱼贩子。1994年,侯海洋南下投奔姐夫,适逢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,没赶上好时代,只赶上破产自杀的姐夫的葬礼。1995年,身心疲惫的侯海洋回到茂东市巴山县柳河镇,感到时代变革的狂飙,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减弱,但仍如微风一样,吹动着一草一木,起伏不已。侯海洋意识到,宏大的社会变革,不只是电视新闻里传来的精神或掌声,当它抵达基层的时候,就会立刻主宰自己的命运;他开始在“新闻联播”里,寻找自己下一步的方向。翻开本书,深入基层,发现个人命运与体制改革相纠缠的中国逻辑。
《侯海洋基层风云1》 / 小桥老树 / 官场
带您到中国的最基层,新闻报道的背面,体制改革的现场,去看一个公务员摸爬滚打的命运。1992年春,邓小平南巡,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”的讲话,横扫大江南北,像雷霆一样,贯进岭西省茂东市巴山县师专学生侯海洋的耳朵里,让这个20岁的小伙子,心生无限遐想。1993年,刚当了几天乡村教师的侯海洋,转身投入波澜壮阔的“全民下海”洪流,蹲在路边当起了鱼贩子。1994年,侯海洋南下投奔姐夫,适逢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,没赶上好时代,只赶上破产自杀的姐夫的葬礼。1995年,身心疲惫的侯海洋回到茂东市巴山县柳河镇,感到时代变革的狂飙,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减弱,但仍如微风一样,吹动着一草一木,起伏不已。侯海洋意识到,宏大的社会变革,不只是电视新闻里传来的精神或掌声,当它抵达基层的时候,就会立刻主宰自己的命运;他开始在“新闻联播”里,寻找自己下一步的方向。 翻开本书,深入基层,发现个人命运与体制改革相纠缠的中国逻辑。
《奋斗者:侯沧海商路笔记》 / 小桥老树 / 都市
这是一部民企教父的商路传奇奋斗史,也是每一个人的命运打拼史。
从公务员到商人两个身份的变化,从乡镇到全国5个层层递进阶段的摸爬滚打,从餐饮业到房地产9个不同行业的磨砺,以及1次史玉柱式的破产重来,构成了一个首富从草根人物到民企教父的奋斗之路。
上世纪90年代末,正逢国内经济转型、国企改制的风云变幻时代,出身于国营企业工人家庭的侯沧海大学毕业后考入基层政府部门,却与女友两地分居。为了与女友团聚,侯沧海抓住一切机会脱颖而出,女友工作调动却阴差阳错屡次落空。直接领导被调离,冤家对头不断打压,家庭的突变,促使侯沧海痛定思痛,辞职下海,走上创业之路,20年后的山南省首富侯沧海的商路传奇奋斗就此拉开帷幕……
翻开本书,跟随侯沧海的成长,在中国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20年中,见识一个民企教父的热血发家史。
(第1/1页)
推荐阅读